新安理學
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1-26 08:44 信息來源:市志辦 閱讀次數:
字號: 打印 收藏

新安理學是朱子學的重要分支之一,該學派由徽州籍理學家為主干組成,奉祖籍徽州婺源(今屬江西)的朱熹為開山宗師,以維護繼承、發(fā)揚光大朱子學為基本宗旨。

新安理學在近700年的發(fā)展、演變過程中,大致經歷了4個時期:第一是南宋形成時期。這一時期的重要代表人物有朱熹、程大昌、吳儆、汪莘、李繒、程永奇、吳昶等人。他們環(huán)護在朱熹周圍,精研性理之學,著書立說,確立了學派以朱子學為宗旨的基本原則。第二是宋元之交與元代的發(fā)展時期。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程若庸、胡方平、胡一桂、許月卿、陳櫟、胡炳文、倪士毅、汪克寬等人。他們針對朱熹之后“異說”紛起的學術界狀況,致力于維護朱子之學的純潔性,將排斥“異論”、發(fā)明朱子學本旨作為學術研究的重心。同時,元代新安理學家崇尚“氣節(jié)”,不仕元朝,將精力集中于講學授徒,培養(yǎng)了一批有一定建樹和影響的新安理學學者。此期的新安理學出現了人才輩出、學術研究深化和普及讀物大量出現等新氣象。第三是元明之際與明代的盛極復衰時期。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鄭玉、朱升、趙汸、朱同、范準、程敏政、汪道昆、程文德、潘士藻等人。明前期的鄭玉、朱升、趙汸等人在批評元代理學家墨守門戶、死抱師門成說之弊的基礎上,先后提出了求“本領”、求“真知”、求“實理”的新的治經主張,并據此指導思想進行學術研究,形成了或“旁注諸經”發(fā)明朱子之學,或“和會朱陸”弘揚本門宗旨的不同學術風格。從學術研究的成就和特色來看,這是新安理學發(fā)展史上最豐富燦爛的時期之一。明代中后期的新安理學學者因受“心學”影響,闡釋朱子之學不力,整個學派出現萎靡不振的衰落跡象。第四是清代終結時期。這一時期的重要代表人物有江永、戴震、程瑤田等人。他們在清初學風的影響下,倡導漢學,培養(yǎng)了一批以考據見長的新安經學家,最終實現了徽州地方學術從新安理學到徽派樸學的轉變。

新安理學從南宋到清代的演變過程,正是12世紀以后中國哲學史和學術思想史的縮影。它對中國封建社會后期歷史的發(fā)展,特別是對明清時期徽州社會的發(fā)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。